当前位置:首页 >> 成语解释 >> 冰壶秋月

冰壶秋月

成语解释 25
冰壶秋月

# 冰壶秋月:国学中的高洁品格与诗意境界

一、成语溯源与核心释义

“冰壶秋月”作为汉语成语,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苏轼《赠潘谷》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其字面意为“盛冰的玉壶”与“秋夜的明月”,深层喻指心如冰清、志如月洁的高尚品格。元代刘因在《饮仲诚瓢》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:“酒中醒境渠未识,冰壶秋月昆崙峰。”

表1:“冰壶秋月”的语义解析

构成元素象征意义文化关联
冰壶纯净无瑕、坚贞不屈玉壶冰心(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)
秋月皎洁通透、超然物外中秋文化、士人咏月传统
组合意象内外澄澈、品格高尚儒道思想中的“君子之道”

二、文化内涵的多维阐释

1. 儒家伦理的投射

“冰壶秋月”契合儒家对君子“内省不疚”的要求。《宋史·李侗传》以“莹彻无瑕”评价贤者,强调道德修养需如冰月般无垢无染。明代罗伦诗云:“玉殿薰风清社稷,冰壶秋月照心肝”,将个人操守与国家治理相联系。

2. 道家美学的呈现

宋代黄庭坚《赠友》中“冰壶秋月照襟怀”一句,体现道家清静无为的追求。秋月之“虚”与冰壶之“静”,共同构成“天人合一”的审美境界。

3. 诗词艺术的经典意象

苏轼以“未害冰壶贮秋月”赞颂潘谷虽生活清贫却精神富足

林希逸《偶成》借“到得冰壶秋月处”表达超脱功名的理想


三、长尾关键词拓展与应用

表2:与“冰壶秋月”相关的长尾词体系

类型示例词汇应用场景
近义成语冰清玉洁、光风霁月、怀瑾握瑜品德评鉴、人物传记
意境关联词银塘晓月、梨云梅影、松风水月书画题跋、园林设计
衍生概念冰壑玉壶、秋月寒江、壶天日月诗词创作、文化讲座
反面对照雕心雁爪、蝇营狗苟、同流合污道德批判、历史反思

四、现代价值与传承启示

在当代社会,“冰壶秋月”精神仍具现实意义:

廉政建设:如冰壶般拒腐防蚀,似秋月般公开透明

教育领域:培养青少年“静以修身”的定力(诸葛亮《诫子书》)

文化创意:甲骨文书法、国风音乐对其意象的再诠释

结语:从苏轼笔下的“布衫漆黑”到今日的品格追求,“冰壶秋月”跨越千年,始终是中国文化中高洁精神的诗意符号。正如清代蓝涛《银塘晓月图》所绘:一树梨花映月,恰似君子之风——外显谦和,内守清明。


: 吟影的典故画廊《夜来月下卧醒 如濯魄于冰壶》

协助本站SEO优化一下,谢谢!
关键词不能为空
同类推荐